2015年国务院颁发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改革方案》

10年过度期
2024年10月1日起全面执行
大家原来认为考公考编一劳永逸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体制内在养老金制度上与企业单位一样
交的多,退休拿得多
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体制内的基本薪资需要与社会拉齐
扭转之前基本工资低,但福利待遇其好的怪象
举例说明:
王局长以前基本工资1万,退休后,按照局级待遇,退休金甚至达到1.5万,也就是老百姓常议论的,退休收入还变高了
改革后王局长基本工资还是1万,历史缴纳的个人退休金部分合计20万
基础退休金=社平工资6000(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67)÷2×缴费年限35×1%=2803.5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20万÷计发月数139=1438.8元/月
注意这里的计发月数基本固定
60岁退休计发139个月,55岁退休为170个月,50岁退休为195个月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实际缴费指数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当年的上年度社平工资计算
在今年10月之前
因政策预留了10年过渡期,因此还有一套更复杂的过度折算方案,包含前人、中人、新人三类
10年周期一过,这里大家就可以忽略了
不过当前的政策,价值导向非常明确
养老金制度倡导多缴多得,制度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