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养老模式,在国内做的心得分享

34570阅读 8440收藏 来源:慢生活养老网
    字号:

辞职后在上海做居家养老这个生意,是因为以前在日本留学时曾了解过一家上门养老公司,他们没有养老院,也没有销售,就是派人上门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一年营业额高达9.8亿

他们是怎么做得呢?

他们会在居民小区安排一个养老管家。这个养老管家就是负责免费帮周围几个小区里得老人做健康检测顾问,比如免费做血压、血脂测

量。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和各个小区的老人形成了良好的信任。

养老管家会安排护理员上门帮老人免费做一些护理工作。基本上体验过的老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做升级为正式会员。

因为他们的护理工作实在是非常细致周到。他们将上门工作内容梳理出30大类和115项流程细节,比如一个简单的帮失能老人洗浴的服务,就有足足11项细节流程。这样一来口碑非常好。所以,续费率很高,就是老人被服务一年后,第二年基本都会续费。

也是最有门槛的一点,就是他们有一套完善的智慧管理系统。比如护理员上门为老人服务,每一个动作都会随时被系统上传到后台,这样就能避免很多纠纷。更为重要的是,老人一旦有任何意外,他们的系统也会及时报警,老人的子女就能在 APP 上立刻收到报警。

他们这种模式,实际上基本没有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的收入都用来开发他们的智慧养老系统。比起国内的养老院来说,是典型的轻资产养老模式。

我回国后将他们这种模式复制到上海,也得到上海老人的欢迎。启动这个项目才19天就签了6个客户。因为我针对是上海的中高端客户,所以,每个客户每月收费是12000元,一年就是14.4万。

6个客户加起来就是86万。20天不到收入86万对我来说已经很成功了。

项目启动之初,实际投入的费用十几万万不到。当时就只有一个护理员,我自己当养老管家,在小区里找到了目标老人,就让我的护理员去试岗,然后就签了。

即使是做到今天,这个项目的成本也非常少,主要就是给护理员发工资,一个护理员一年工资差不多7万左右,所以毛利润能有50%多。

我这么说并不是在炫耀自己多厉害,而想告诉大家,养老行业目前竞争非常少,大家只要抓住这一波风口,应该都能收获。我感觉这个行业很像当年的房地产,是一个风口。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